平面印刷死了嗎?早在上個世紀的 1995 年,Graphic Design 大師大衛·卡森(David Carson) 就宣稱 The End of Prints。直到快 30 年後的今日,從聲音、影像,到蘋果即將推出的 Vision Pro,人類不斷地轉換平台,轉換各種屏幕裝置。我們所處的世界裡,品牌內容已經完全數位化。平面印刷真的死了嗎?
沒有。它變成了另一種職人精神,是擺在展示架上的收藏品,是手工書、Silkscreen 海報,如同機械錶或黑膠ㄧ樣的被珍藏。但對品牌而言,答案卻有著極大的不同,因為靜止的平面設計基本上不再是任何選項了,Motion 動態才是真正的解答。
Brand in Motion 品牌終究成為動態
Apple, Fedex, IBM, Nike, Rolex, Leica... 上個世紀的設計師們創造出數以萬計的經典 Logo,但放在數位化的現今,靜止的 Logo 變得無法完整地傳遞個性。我認為,Motion 才是當代讓品牌人性化,賦予生命力的關鍵元素。你每天追劇的 Netflix,那短短兩秒鐘識別片頭「登登」的穿梭, 給全球十億人最有情緒的共感記憶。
對於品牌的 Motion 識別,我這裡拆解了二個最重要的本質:第一是個性的塑造;第二是行為,移動的方式。
➊ Look and Feel,個性的塑造
過去的平面設計因為是靜止的,所以視覺溝通只能用造型。但數位化的世界,我們可以用動態,創造出觸感、材質、空間,而且這些抽象感覺,是非常難用單一造型傳遞出來的。
動態卻連最難去塑造的「個性」(Human Characteristics)也能輕易做到,在平面設計裡加入時間軸,運用動態賦予表情,要搞笑要悲傷都行,這樣的演出,瞬間賦予品牌生命。
➋ Behavior,移動的方式
Motion 其實就是動,「怎麼動」傳遞著品牌精神。像人一樣,優雅的詩人和戴棒球帽的嘻哈歌手,他們的所有生活、神情、舉止必定彼此相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