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設計深入組織的肌理,營造使用者的美好感受——專訪 JL DESIGN 創辦人、美好金融品牌長 羅申駿
聽 JL DESIGN 創辦人羅申駿談設計,很像在親身經歷一個邏輯清晰的解題過程。他不是只把設計當成一個名詞,說明最終成果的樣貌(what)及背後的心思(how);更多的是,他把設計當成一個動詞,而且後面接上的受詞,極有可能比他原先承接的任務要大、要廣、要深,因為他要探尋的是為什麼(why)⸺也就是真正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漂亮的設計不難做,有風格的設計不難做,但是我怎麼找到一個真正的問題,然後試著去凸顯它、呈現它,讓大家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更多的理解,產生更多的對話,那是我每次設計都會問的。」羅申駿以此作為開端。
真正的問題從來不是顯而易見,叩問本質,才能找出解題的路徑
不到 18 歲就加入 TVBS,復興美工第一屆動畫組畢業的羅申駿,因緣際會迎上了台灣有線電視風起雲湧的戰國時刻,也參與了包括 TVIS(現在的年代電視台)、東風電視台和年代 MUCH 台的開台,工作範疇廣及動畫、新聞、體育賽事轉播、視覺指導、形象廣告設計⋯⋯等等,可以說是一條龍全都接觸了。
日後,又有機會到新加坡工作,投入當地的 HBO Asia、Cinemax、迪士尼頻道的品牌視覺設計工作,了解國際頻道的運作,也為自己開拓了不同的視野。
一路走來,羅申駿很多時候都是那個最年輕的工作者,但於此同時,「一路上,我也都是那個問題最多的人。」他不但想知道為什麼這樣做、那樣做?更關鍵的問題意識是,為什麼不能這樣做、那樣做?為什麼別人或國外的電視台可以做得更好?
日積月累下來得到的觀察是,「我覺得,真正的問題永遠都不是表面上我們看到的。」也因此,「不是只接受那個表面的任務,大概已經變成我的基本反應了。我基本上從來沒有單純地只接受過 brief(客戶簡報),就說來吧,我們開始做。第一步永遠會問,到底題目是什麼?」
關於怎麼解題,羅申駿用他在 2014 年,首次擔任 25 屆金曲獎頒獎典禮視覺設計統籌的經驗做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