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作為動詞,打開人生的 C 面——專訪 驚喜製造創辦人 陳心龍 ╳ Alife 創辦人 游適任
從博愛路接武昌街口開始步行,鄰近有早市、廟宇和來往的人,每每來到 Alife 位於北市武昌街的住商混合空間,任由生活感襲來,總有一種覓得城內密所的雀躍。
在巷口與驚喜製造的心龍碰面,他以一頭全新的金髮造型亮相,寒暄一番後劈頭就問:「怎麼染了頭髮?」心龍聳聳肩,用一慣慵懶的口吻回答:「最近正努力嘗試會讓我感到興奮的體驗啊。」
體驗落實於生活,不過染個頭髮這麼簡單而已。本期 Shopping Design 探討今日的體驗,在與 Alife 游適任和驚喜製造陳心龍的對談裡,看見了體驗的稀鬆平常,也明白稀鬆平常裡頭那些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部分——體驗可以是刻意創造的 Spotlight,也可以是貫徹日常的 Daily Life,然而無論體驗的本體為何,最終的最終,它都指向生而為人對於幸福、快樂、探索與好奇的基本追尋。
體驗就是,發現人生原來還有這個選項
Shopping Design(以下簡稱 SD):當我們談「今日」的體驗(設計),你們覺得相比過去更強調哪些事?
游適任:就我的角度來說,以往可能更重視視覺感官,而今日的體驗更重視體驗者實實在在獲得的感受。就以與新型態居住品牌 Alife 合作的輕食飲料品牌「植蘊 Planté」為例,它打破了既有的流程,將飲品的購買流程分為了三個階段,從選底、選料到完成一杯專屬於消費者個人口味的手搖,對我來說它就並不只是一個視覺好看的品牌,而是真正關注消費者在這個行為過程中,真正能選擇與感受的是什麼。
其實我覺得人類不會有太多變化,所以對於「體驗」的需求也不是近幾年才有,絕大部分都是被放大強調了,所有產業都與體驗經濟有關,就像所有產業都有設計思考一樣。
我認為今日的體驗之所以被放大,完完全全是因為當代資訊、科技發達已將近三十年了,所有人都已經非常習慣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想要的內容或是刺激,如果一個品牌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讓消費者理解你究竟要傳達什麼,那麼就連後續溝通的機會都沒有了。
陳心龍:驚喜製造打造的是沈浸式體驗劇場,相對來說,劇場的邏輯比較不同,對我們而言觀眾付費來參與體驗,我們只要能在 ending 為他們創造足夠的滿足感就可以了,一開始在行銷端,也只要確保體驗內容有機會在最終創造「超過價格」的價值,好的體驗,或者說是成功的體驗就完成了。
游適任:現在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許多角色任務需要完成,可能是誰的女兒、女朋友,也可能是你的職業、不為人知的網路身份,但同時,大家都不希望自己只是如此,很少人會主動且很驕傲地說「我只是一個上班族」,因此在體驗裡頭創造投射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