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BIZ
ISSUE.036
Hi,Shopping Design 的讀者朋友們,

一座城市和居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設計?設計的定義不只是好看的視覺,這次我們從永續、藝術、文化各面向看設計如何作為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元素。

本期專欄〈 
職人新經濟:以文化、知識為基礎的職業美學 〉,由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劉維公 分享如何透過一張插畫地圖,以視覺展現職人經濟,形成新的國旅發展機會。

延伸學習|盲鳥開跑!2024 DesignBIZ Fest 趨勢論壇:3 大品牌趨勢、5 大關鍵議題,談「我們需要的品牌」!立即報名 https://lurl.cc/2AFENz

不妥協的共好,創造一個令人上癮的共贏永續

科技高速發展確實帶來便利與經濟正向成長,然而人類的文明愈進展,離「道」的本性愈遠,如同「一次性材料」這一詞是現代人為了追求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創造的,但這種認知的習慣與追求卻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成本,事實上已經脫離自然與道德,如同消費行為已經不單是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人性更在追求物質的同時,透過消費彰顯自己的財富與社會地位,也就是所謂的「炫耀性消費」。

然而我們放大到大環境來看,我觀察到人類的消費與商業行為中,大家最掛在嘴邊的是循環經濟,但實際上,在經濟和永續的平衡上,我們更傾向於向經濟利益妥協,環境議題根本是一個假的議題。這在最近的歐洲和美國大選中尤為明顯,右派勢力的再度抬頭進一步證實了這樣的趨勢,社會依然固守傳統、重視生計、保護既有族群,讓我們在創立 20 年間反覆看見這樣的問題,而感到相當的沮喪。在這種狀況之下,要怎麼做環保?要如何讓消費者跳脫既有的消費習慣?我認為,越是環保的產品,越應該符合市場機制與經濟價值。現今社會有許多打著環保旗幟的「綠色產品」,但定價卻遠高於市場價格,認為環保就可以跳脫經濟邏輯。「道」意指大自然的規律,「德」發自於人的內在,我們需要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將「道」與「德」相結合,攜手與各個產業共創循環升級的共贏策略,進而讓人從行為貼近自然規律,展現現代版的道德經價值。

消費思維的反思:讓顧客感覺賺到了,綠色經濟才轉得動

我們都知道,市場上的每一樣商品,都需要符合經濟效益,而經濟正是利用人的欲望與自私達成的手段,這樣説或許有點誇張,但只要有辦法挑起人的「癮」,就可以創造讓人回不去了的黏著度,因此我們需要......

Read More→

官網登入會員,收藏文章

品牌經營

貳樓開了手搖雞排店?全新品牌「貳虎 OFFTEA」亮相,品牌視覺、包裝設計藏亮點

台灣還需要更多的雞排手搖店嗎?貳樓全新品牌「貳虎 OFFTEA」主打雞排加茶飲,以獨特的設計和內容重新定義品牌價值,本篇深入了解視覺、包裝等創意思維。

Read More→
城市設計

巴黎奧運首座 3D 列印滑板公園「聖戈班滑板公園」!400 平米無障礙設計奧運新地標

聖戈班打造巴黎首座 3D 列印滑板公園!400 平方米無障礙設計,8 個混凝土模組展現創意,奧運期間開放,賽後將繼續服務社區。

Read More→
 

專欄觀點 /

劉維公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職人新經濟:以文化、知識為基礎的職業美學

一張插畫地圖(illustrated map),就是一齣文化劇目(cultural repertoire)。

這是我自 2017 年來在花東地區推動地方發展所採行的工作方法論。這 8 年內,我在花東地區執行的大大小小計畫有 10 幾件。不論計畫經費的多少,我都會製作一張具有文化劇目功能的插畫地圖,用這樣的方式去表現地方風土的美好。

雖然近幾年來視覺設計在台灣的發展相當熱鬧,從業人員與公司行號越來越多,但殘酷的事實是,台灣視覺設計產業生態系並不健康。視覺設計往往還是被業主,不管是政府部門或者是民間企業,當作是專案企劃(從產品研發到活動規劃)執行過程中末端的工作事項。在專案價值鏈上,設計師可以擔當積極的創價協作者。可是在現實工作上,他們常常只是被交代限時完成作品被動的業務配合者。

插畫地圖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每一年,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會製作各式各樣的文宣地圖,介紹活動的內容規劃與場所地點。這些公部門在意的通常都是創意一百分的策展人、超ㄅㄧㄤˋ的主題文案、大師級的主視覺設計、吸引人潮的活動、打卡的網紅景點等層面的規劃。而「如何製作一份好的文宣地圖」,多半不是主辦單位會認真關心的項目。如果公部門各單位帶頭重視插畫地圖,善用每一年的經費預算,絕對可以激發出很多傑出的人才與作品。

我非常喜歡插畫家約翰.羅門(John Roman)將插畫地圖界定為「地圖界的創造性非小說(Creative Nonfiction)」。他強調,地圖的製作確實有客觀事實的要求,但插畫地圖的精彩之處就是在於它是以富含想像力的方式去呈現真實的故事。在《插畫地圖藝術》(The Art of Illustrated Maps)一書中,羅門指出,插畫地圖有三項構成要素......

Read More→

官網登入會員,收藏文章

設計關鍵字 Podcast

【在獨旅中看見真正的自己】專訪山型者 Wilder 創辦人 Marc:三十歲之前用生命在派對,三十歲後在山裡找回自己

✦ 本集 Takeaway ✦

  • Outdoor 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和風格,對你的人生造成哪些改變跟影響?
  • Solo 旅行的好處在哪裡?透過旅行我們可以如何認識自己?
  • Solo 旅行和登山的好處是什麼?旅行如何帶領我們自我覺察?
  • Outdoor 提供了想要「逃離體制」的人什麼樣的機會?
  • 在危險與極限的邊緣,和大自然共處最令你感到觸動的地方是什麼?
applepodcast_blApple Podcast
spotify_blSpotify
firstory.pngfirstory
kkboxKKBOX

【我們的城市需要怎樣的設計?】專訪 明日製作所:透過藝術介入,重新建立與社區的關係

✦ 本集 Takeaway ✦

  • 科普一下何謂「藝術社會工程」?它可以為社區或城市帶來什麼影響?
  • 興隆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的起源?為什麼會想要帶藝術進入社區?
  • 在推動藝術介入社區計畫的過程中,如何消弭居民與藝術之間的鴻溝?
  • 藝術社會工程作為一種「社會設計」的方法,究竟能帶來哪些改變?
  • 社宅公共藝術如何促成「集體居住意識」?
applepodcast_blApple Podcast
spotify_blSpotify
firstory.pngfirstory
kkboxKKBOX
 
內容許願 | 本集分享 | 訂閱電子報

前輯回顧|
NO.034 | NO.035
保持聯絡
faviconfacebooklineinstagramPodcasts.pngYoutube
{{{ snippet "view_btn" }}}
若此封信件造成您的不便,您可點此{{{ snippet "unsubscribe_btn" }}}。
巨思文化致力於保護讀者及網友的個人資料,點擊這裡詳細了解我們的做法 。